第二天分享(回憶的,不是現在):
“今天是第二天上學,孩子們在日記裡,有的介紹寄宿家庭的成員,有的說口味不習慣,但也有的說食物很好吃。
週間學生們都在學校吃學校準備的午餐,早上和晚上在家吃,週末郊遊的時候寄宿家長也會幫他們準備午餐。
今天在A學校的學生上了寫作課,我們的孩子分在兩個班級,所以大家都還有伴;在B學校的孩子各有各不同的課表,像是我們的大學選課,學伴帶著他們熟悉環境,一起上課。雖然一定不是全部都懂,但是我們的孩子其實都能跟他們溝通,而且放學還跟我說“老師他們的數學超簡單的”,哈哈哈,台灣的學生都會被認為是數學天才。
在學校,手機訊號和網路都受到控制,連我們老師打電話都得要到室外,不然沒有收訊,所以為什麼學生其實不用帶手機,但是我也跟他們說過,放學後休閒可以拍些照片,爸爸媽媽會想看,所以上課千萬不要拿出來,有的老師規定,如果偷玩,就到週五才還給他們。
在英國,每當上體育課的時候,學生才換運動服裝,因為如果運動後汗濕了衣服,學生才更容易著涼,所以替換服裝是有道理的。我們的孩子覺得帶著衣服這麻煩真麻煩,換來換去的,但是來到這裡的學校,就是學習他們的方式。
放學的時候跟孩子提醒了幾件事,盡量開口,我不會要求他們要有什麼成績,但是開口是關於生活的大小事,吃住/作息/習慣,就像在家裡一樣,學習溝通,如果真的不會講,可以來問我;跟寄宿家庭相處的時候要記得禮貌,在學校也是,不要當做理所當然。英國的孩子也是從小就養成彬彬有禮的品格,“請,謝謝,對不起”常常掛在嘴邊。另外,如果想跟同學出去玩記得要前一天跟老師和Home爸媽說。
第一週,生活作息還在適應,一定需要多一點時間。在寄宿家庭,有其他孩子洗澡比較久的,我今天也鼓勵孩子學習跟他們溝通;有少數說口味不習慣,所以腸胃有點水土不服,我也協助孩子跟寄宿家庭提了作息或口味問題,home爸媽也都說沒問題,他們也可以一起上超市,告訴home爸媽吃些什麼。各個家庭都說我們的孩子很可愛,有些就是害羞了一點,我說,再一點時間,大家就會更放鬆的。
Becca“